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慈善會第三屆第一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平安金融中心舉行。會議由深圳市慈善會副會長余惠強主持,市慈善會會長戴北方,副會長徐剛、葉征航,瑞信海德主席曾云樞,萬科監事會主席、黨委副書記解凍,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卓越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肖興萍等常務理事成員及代表出席會議。
筑基蓄力
共議平臺發展與組織聚勢
會上,葉征航匯報了深圳市慈善會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報告及下半年重點工作安排。據介紹,上半年市慈善會圍繞“打造深圳民生幸福標桿、助力共同富裕的樞紐平臺”發展定位,在黨建引領、內部治理、合規體系建設等多項工作上成效顯著,并創新開展如“藝術+公益”“科研+公益”等多元籌款方式,“圳幫扶”“美好家園共建計劃”等慈善品牌項目成功落地,進一步提升了社會影響力。下半年,市慈善會將繼續圍繞“黨建引領、合規先行、項目創新”這三個核心,推動重點品牌項目做精、做細,拓展更多募捐場景,進一步健全慈善服務平臺,聚焦信息化建設,讓品牌傳播更有溫度。
隨后,徐剛作《關于增補深圳市慈善會會員的議案》的匯報,經會議審議原則通過,新增北京天達共和(深圳)律師事務所、深圳市優品源供應鏈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會員及王仁助、王德智2名個人會員。
擘畫未來
共商慈善創新與項目深化
深圳市慈善會秘書長郭云霞詳細介紹了下半年重點慈善活動規劃:一是啟動“古樹助養行動”,旨在探索古樹生態與人文價值,構建其生命力與企業發展的有機聯結;二是推動“文化藝術+慈善”深度融合,特別是在詠春文化品牌建設方面發力;三是在2024年基礎上優化2025年馬拉松公益活動,通過賽事現場公益展區、跑者公益捐、愛心企業捐贈等多種形式,擴大社會力量動員范圍,將體育競技的全民參與性轉化為公益捐贈的活躍度。
在專題交流環節,與會常務理事們肯定了深圳市慈善會上半年在模式創新上的積極探索,特別是“古樹助養行動”將生態價值與企業責任有機聯結的獨特設計,即將開展與深圳馬拉松賽事聯動的“體育+慈善”形式,以及“藝術+慈善”“文體+慈善”等跨界融合模式展現出的巨大潛力和良好社會反響,為慈善事業注入了新活力,是未來值得重點打造的方向。
隨后,理事們圍繞鄉村振興項目的長效督導機制、社區服務體系的數字化賦能升級以及可持續月捐體系的精細化建設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度討論,深化資源對接效率與確保項目實效成為普遍共識。大家一致認為,必須打通信息壁壘,優化資源配置流程,加強各會員單位、合作伙伴間聯動協同,精準匹配慈善資源供給方與需求方提升合作效率與效能,從而共同推動深圳慈善事業向更加多元化、專業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邁進。
凝聚共識
強化使命引領與合力構建
戴北方提到常務理事會成立對健全組織架構、提升決策效能的關鍵意義。在肯定上半年工作“積極有為、成效顯著”的同時,他表示下半年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扎實推進相關建設目標的落實。
戴北方提出,一是積極打造品牌項目,激活慈善生態,要求創新“慈善+”路徑;二是拓寬募資渠道,通過打造有影響力的本土特色項目、擴大優質會員規模、盤活存量慈善資源,持續提升社會影響力與公眾參與度;三是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強化與會員單位的協同聯動,探索優勢互補模式,助力深圳本土慈善力量實現高效發展;四是加強與政府部門在文化、旅游、環保等領域的溝通協作,并深化與各區慈善會及社會組織的聯動協同,形成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王子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