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根據山東省和威海市黨委、政府關于對口支援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部署要求,為進一步促進威海、門源兩地深層次交流發展,日前,威海市民政局、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市慈善總會籌集慈善資金20萬元,由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田宏耀帶隊,前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開展對口支援和幫扶活動,并舉行對口支援座談會暨慈善捐贈儀式,向門源捐贈慈善資金20萬元。威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管理組組長、門源縣委副書記、政府副縣長孟慶澄參加儀式。
自2010年啟動威海—門源對口支援以來,威海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市慈善總會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幫助門源縣辦了很多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自2018年起,結合當地地形復雜、個別學生家庭生活困難的實際,決定實施慈善助學項目。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設立專門的教育助學金,每年籌集善款20萬元,資助門源縣品學兼優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100名,每人2000元,連續8年共捐贈助學款160萬元,6年間向門源縣600名遇困學生發放助學金120萬元,資助他們完成學業。其余40萬元善款用于改善門源縣辦學條件。
2024年,門源縣針對縣第一寄宿制中學部分教室的照明設備存在老化、照度不足、頻閃等問題,決定投資46.2萬元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保護學生的視力健康。其中,40萬元為威海市慈善總會2024及2025年度幫扶資金。
相知無遠近,千里亦為鄰。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成立對口支援工作組,安排專人負責支援協作工作的協調、落實、督導等工作。2022年8月,威海市慈善總會派出工作組到門源縣實地考察,針對當地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行專題調研,研究探討幫扶舉措。組建企業走訪工作組,由總會領導帶隊,與威海愛心企業溝通探討參與支援工作的路徑、項目,籌募幫扶款物價值467.02萬元,將對口支援工作落到實處。
匯聚愛心力量,實施精準幫扶。一是捐贈醫療設備,落實健康幫扶。經了解,青海省海北州醫院設備、醫療技術相對落后,為此,市慈善總會聯合威海愛心企業威高集團,向海北州第二人民醫院捐贈價值10萬元的牙種植體及相關配套的種植工具盒、修復工具盒等器械,以及現代化可移動病床83張,幫助當地開展了海北州首例牙種植體植入術,對于當地口腔科專科能力的建設以及解決百姓看病“遠、貴、難”的問題,發揮出重要作用。
二是捐贈圖書,落實教育幫扶。經威海援青干部反饋,門源縣部分學校圖書數量和種類比較少。威海市慈善總會爭取了價值55萬元的課外圖書充實到門源縣中小學校,滿足當地學生對閱讀的需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三是捐贈針織衫,落實生活幫扶。威海市慈善總會聯合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向門源回族自治縣困難學子、事實孤兒及門源職業學校遇困學生捐贈針織衫1.7萬余件,折價352.02萬元,讓困難學子溫暖過冬。
四是建立心理咨詢室,助力少兒健康成長。經考察了解,門源回族自治縣73%的學生寄宿學校,學生長期遠離家庭,心理健康問題時有發生。2022年,威海市慈善總會投入20萬元,啟動門源縣“心之源”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建設,由山東援青教師擔任工作室主持人,在縣教研室及10所學校選拔14人作為心理健康種子教師,對教師培訓、心理咨詢室硬件配備、學生個體咨詢及團體輔導、家庭教育理念滲透等開展重點援助,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威海市民政局、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市慈善總會對口支援工作注重靶向對接辦實事,贏得門源縣黨委和政府與干部群眾的廣泛認可和稱譽。
孟慶澄對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長期以來對門源縣民政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扶表示感謝。他表示,下一步,兩地將以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為契機,積極創新慈善幫扶模式,聚焦群眾需求,持續擴大慈善公益覆蓋面。(王學軍 隋進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