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冬季來臨,為及時向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讓他們在冬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的溫暖,各地民政部門聯動多方力量,制定實施方案,組建聯合巡查隊伍,籌備御寒物資,構建起覆蓋全面的救助網絡,確保臨時遇困人員能夠溫暖過冬。
多方聯動協作 構建救助網絡
為切實保障流浪乞討等臨時遇困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確保他們能夠安全溫暖過冬,11月4日,陜西省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巡查中,工作人員向環衛工人、快遞員以及市民發放了愛心救助卡、致市民一封信,積極引導大家發現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能及時聯系并有效地開展救助。
據了解,渭南市2025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從即日起至2026年3月31日結束。市救助管理站將采取“車巡+步巡”“日巡+夜查”“人工+無人機”相結合的方式,緊扣風雪、凍雨、夜間等極端天氣或嚴寒時段,加大對主要街道、橋梁涵洞、公園廣場、廢棄房屋等流浪乞討人員易滯留的區域進行全天候、拉網式排查。同時在人流聚集區,科學合理布局臨時救助點、求助引導點,將“福彩公益驛站”“城市驛站”等開辟為臨時避寒場所,方便遇困群眾就近就便求助。
在甘肅省,蘭州市救助管理站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025年度“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確保流浪乞討等臨時遇困人員溫暖過冬。
據悉,根據蘭州市救助管理站于近日召開2025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部署會議。會議在組織領導、責任落實、工作成效、人員安排等方面作出了詳細安排部署,確定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成立了兩個街面巡查組,明確了工作職責,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會議要求各科室加強協同配合,高質高效完成街面巡查,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救急難”工作要求,織密織牢救助服務網絡體系,確保專項行動見行見效。
物資保障充分,救助渠道暢通
145個臨時救助點全域鋪開,萬余件御寒及生活物資全部就位,17家救助管理機構24小時待命……日前,河南省鄭州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暨救助管理機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作為保障嚴寒季節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重要民生舉措,此次救助以“政策護航、點位直達、物資兜底”為核心,確保臨時遇困群眾“即時求助、即刻保障”。物資保障方面,針對冬季嚴寒需求,籌備了萬余件物資品類明確、數量充足。
據悉,本次冬季專項救助活動將持續至明年春季,其間各救助點及機構將動態補充物資、優化服務流程,對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還將提供上門幫扶。
在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社會救助管理站日前啟動2025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為身處嚴寒的困難群眾筑起一道溫暖堅實的防護墻。
在灣沚區社會救助管理站站內,已充分儲備棉衣、棉被、棉鞋等御寒物資和食品。實行全天候值班接待制,確保求助熱線24小時暢通,按照“自愿救助 無償救助”的原則隨時為求助人員提供溫暖有效救助。站外,成立巡查專班,定期進行街面巡查,特殊時間節點,加大巡查頻次和范圍。深入街頭巷尾,為那些不愿來站的遇困人員送上最及時的關懷。
隨著寒冬臨近,各地專項救助行動正持續深入推進,緊密協作的救助網絡、充足的物資保障、不斷創新的救助方式,共同構筑起一道抵御嚴寒的溫暖防線。(張迎迎)